《一句顶一万句》读后感

书名 《一句顶一万句》
作者 刘震云
ISBN 9786536097261
时间 2022-11-30
用时 11h - 18m

概括

书名就是全书故事最好的概括,所有的事都围绕着“说的着”和“说不着”来说的。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关系和事情,说进去就是一句话的事,说不进去,万句也白搭。

前半本故事写的是河南延津的吴摩西,后半截故事写的是山西沁源的牛爱国,但好像写的还是吴摩西,不一样的地点,不一个人,但事还是一个事,最后都是去找人,找不想去找的人。跨越三代人,每一代都过的憋屈、悲苦还有孤独,所有人都活的拧巴,马尔克斯写过《百年孤独》,这书可以叫百年拧巴,被别人说的话、心中信的理给弄拧巴了。最后牛爱国的一句电话:“不,得找”,三个字,全书戛然而止,最后的结尾也是一句话,也是一个理。

从杨百顺到杨摩西再到吴摩西,名和姓都变了,人还是那个人但活到最后就没了自己,正如文中说的“人活一世,草木一秋”,有时候甚至还不如个草木有意义,如曹青娥(巧玲),到死也没把最后一句话说明白,也没人明白,等有人明白过来也没必要了。

读后感

在我们中国独有的人情乡土社会里,凡是都要讲个老理,理不通则事不顺,但是事和事都是绕在一起的,理和理都是混不清的,最后无事可顺,无理可明。所有的人就好像活在一个弯弯绕绕的囚笼里,不断轮回着父辈的故事,就为了一个事为了一个理,一个个的把自己活成了自己最恨的人的样子。

一句话只要是过了人的嘴,理就不再是那个理了,事也不是那个事了。父与子、夫与妻乃至生和死之间,读不出感情,只有悲苦。归到底,还是这事要怎么说?这理要怎么论?不过和你说的是这个事,论的是另一个理,和你辩的是这个理,但是谈的又是另一个事,一个事里面还绕着别的事,或许做了八件事,但是从根上它就错了。

人活着是为了啥?书里面的一个个的人都没有想过,一辈子浑浑噩噩就过来了,似乎好像就为了两件事:一是为了给别人的口里的理一个交代;一是为了能找个说的上话的人,为了说出来、说明白,只能一直不断地走不断地找。人人活的都像穿了一件扣错扣子的衣服,错了一辈子,突然明白了,想扣回来,但是又看不习惯了。

这本书最能触动的是在农村生活的70、80后群体,只有经历过那种乡土人情社会的人,才能感悟到作者细腻真实的概括总结能力,把农村那种讲话绕弯弯、传话传跑题、老理一套套的特点写的栩栩如生。把乡土中人的狡黠、自私、冷漠但是又真诚、热情、勤劳的两面给你掰开揉碎了展示给你看。人和事,事和理,打断骨连着筋,扯不断理还乱。

所有在这个生态里面的人,就如同被罚推石头的西西弗斯一样,努力的活着、痛苦的轮回。中国人,活的累啊。

人,无处可去,无人可说,百年孤独。

经典语句

  1. 日子是过以后,不是过从前。
  2. 人心毒不是说它狠,是说大家遇事都不往好处想,盼着事坏。
  3. 啥叫悲呀?非心所愿谓之悲呀。
  4. 世上的事情,原来件件藏着委屈,原来世上的事情都绕。
  5. 人是掰扯不得的,掰扯了别人,就是掰扯了自己。